牙痛是生活中常见的困扰之一,中医学中对于牙痛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以下是一些古法中医治疗牙痛的偏方,供您参考。
一、寒闭型牙痛
症状特点
- 牙痛绵绵不休,痛引头部,得温痛减。
- 面青无神,齿龈不肿。
- 脉象多沉或沉紧,舌多淡润或滑润,时见畏寒。
偏方治疗
川附片30克,麻绒6克,细辛3克,防风6克,炒骨碎补10克,生姜3片。
- 用法:将上述药材煎煮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花椒适量。
- 用法:将花椒研末,用白酒调和后,敷在牙痛处。
-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二、胃热型牙痛
症状特点
- 上下牙龈红肿疼痛较剧,牵引头部。
- 恶热,口渴,烦躁不安。
- 舌红,质干,苔黄腻,或现口臭。
- 便秘,尿短赤,脉象多洪数,或弦数。
偏方治疗
金银花15克,甘草6克,绿茶3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煎煮后,代茶饮。
-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止痛。
大黄6克,芒硝3克。
- 用法:将大黄、芒硝研末,用温开水调和后,敷在牙痛处。
- 功效:清热泻火止痛。
三、肝肾阴亏型牙痛
症状特点
- 牙痛时剧时缓,夜间痛甚。
- 牙龈无红肿之象,但心烦,潮热,或尿短赤。
- 舌质多红,少苔,脉多细。
偏方治疗
熟地黄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15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煎煮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 功效:滋阴降火,养血止痛。
五味子6克,甘草3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煎煮后,代茶饮。
- 功效:滋阴降火,养血止痛。
四、肾阳虚型牙痛
症状特点
- 牙痛不剧,昼轻夜重,绵绵不休。
- 无牙齿红肿之象,舌质多青,苔淡润多津,脉多沉或沉弦。
偏方治疗
附子6克,肉桂6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0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煎煮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 功效:温阳固肾止痛。
花椒适量。
- 用法:将花椒研末,用白酒调和后,敷在牙痛处。
- 功效:温阳固肾止痛。
五、龋齿(虫牙)
症状特点
- 牙痛较剧,可因冷热或刺激性食物而诱发。
偏方治疗
韭菜子适量。
- 用法:将韭菜子烤熟后,研末,用白酒调和后,敷在牙痛处。
- 功效:杀虫止痛。
五倍子适量。
- 用法:将五倍子烧研成末,用白酒调和后,敷在牙痛处。
- 功效:收敛止痛。
以上偏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前请咨询专业医师。在治疗过程中,若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