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眩晕,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让人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中医领域,眩晕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本文将探讨老中医治疗眩晕的传奇偏方故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医学的智慧。
眩晕的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外邪侵袭:外邪侵犯人体,导致经脉阻塞,清窍受扰,从而引发眩晕。
- 脏腑功能失调:如肾精亏虚、肝阳上亢、脾胃虚弱等,均可导致清窍失养,引发眩晕。
- 痰湿中阻:痰湿内阻,上扰清窍,引发眩晕。
- 瘀血内阻:瘀血内阻,清窍受扰,引发眩晕。
老中医治疗眩晕的偏方
挹神汤
【方剂】生石决明(先下)21-45克,生牡蛎15-30克,生地、生白芍、夜交藤各9-15克,白蒺藜9-12克,酸枣仁9-18克,合一欢花6-12克,远志、黄芩各6-9克,番附6克。
【加减】肝血虚目昏、面色萎黄者重用白芍,加当归、何首乌、阿胶。肝阳上亢而致头晕目眩者重用生牡蛎,加生赭石、天麻。肝风内动而致筋惕肉响者加菊花、钩藤、僵蚕。肝火上炎而致头痛目赤者加龙胆草、芦荟、青黛。肾阴不足腰膝软、五心烦热者重用生地加山萸肉、天冬、女贞子、龟板胶、当归;兼见肾阳不足者去白蒺藜、远志,加肉桂、附片、肉苁蓉,同时注意阴阳中求阴阳,配熟地、龟板、桑椹、枸杞子。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治眩晕奇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
【主治】高血压病所引起的眩晕。
【方药】法半夏15g,白术15g,野天麻30g,黄连6g,竹茹15g,枳实12g,茯苓15g,陈皮10g,石菖蒲30g,远志10g,郁金10g,川芎15g,僵蚕15g,全蝎6g,丹参30g,菊花15g。
【用法】每日1剂,清水浸泡30min,用文火煎30min滤出药液150mL,加水文火再煎30min滤出药液150mL,2次药液混合待服,分2次服用,共治疗14天。均接受优化的个体化降压治疗,以控制血压。
【编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是常用燥湿化痰方,其中黄连温胆汤化其痰热,石菖蒲、远志、郁金以增化痰醒脑之功,天麻、僵蚕、全蝎、菊花平肝息风而止眩,丹参活血,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息风活血之功,使清阳得升,浊阴可降,脾胃健运。
加味补中益气汤
【主治】颈椎引起的眩晕症。
【方药】炙黄芪25g,全当归12g,炒白术9g,广陈皮9g,炙升麻9g,软柴胡9g,潞党参15g,紫丹参12g,炙地龙9g,炒白芍药12g,首乌、首乌藤各15g,生甘草9g。
【用法】每日1剂(煎两次、均浓缩成约150ml,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4周。4周后可服用补中益气丸以巩固疗效。
【编按】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患者的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是致眩晕的根本,其病本于虚,可兼有痰湿瘀阻或肝阳偏亢者,故治法
结语
中医治疗眩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老中医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灵活运用偏方,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然而,在服用偏方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