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感冒,这个看似普通的病症,却常常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扰。尤其在头痛、发热、鼻塞等症状伴随下,更是让人痛苦不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民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感冒头痛的偏方。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些偏方的世界,揭秘那些神奇的感冒头痛疗法。
一、揪痧疗法
揪痧,作为民间最古老的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中医认为,“通则不痛”,通过揪痧可以改善微循环,疏通经络,起到舒筋理气、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操作方法
- 患者可选站立、坐或卧位,露出局部皮肤即可。
- 揪痧者将食指和中指弯曲成钩状,用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蘸一下温水后去夹揪皮肤(蘸水的原因是,揪之润滑,少伤皮肤表面)。
- 继而马上松开,对于面积小、脂肪少、皮肤薄的疼痛部位,可用拇指的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拧扯皮肤处出现血痕,没有皮肤破损为好。
注意事项
- 有心脏病、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小儿、孕妇患者,不宜揪痧。
- 揪痧时,局部会出现疼痛感,出痧后,则周身松快舒适,病情大有好转。隔日或三日一次,至痊愈。
二、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外治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感冒头痛,刮痧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常用穴位
- 风池穴:位于颈部,当耳垂后下方,与乳突尖平齐。
- 大椎穴:位于颈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肩井穴:位于肩部,当肩峰与肩胛冈之间,肩胛骨上缘。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操作方法
-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
- 按照穴位顺序,用刮痧板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刮拭,力度适中,以出痧为度。
注意事项
- 刮痧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 刮痧后,若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可涂抹药膏或进行冷敷。
三、涂油疗法
涂油疗法是维吾尔医特色治疗方法的一种,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消除异常体液等功效。
常用药物
- 木香
- 荜茇
- 大戟脂
操作方法
- 将药物制成药油。
- 将药油涂在感觉僵硬的背部和颈肩处。
- 辅以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加热。
注意事项
- 涂油疗法适用于局部疼痛患者。
- 涂油疗法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结语
民间故事里的神奇感冒头痛疗法,既有传统疗法,也有特色疗法。这些疗法在治疗感冒头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具体使用时,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感冒头痛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