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治疗的疗程之谜
慢性病的治疗为何需要历经几个“疗程”?为何“疗程”必须是连续的?为何症状消失后还需要继续服药?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慢性病患者。慢性疾病的形成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刺激伤害的量变发展到组织器官的质变(疾病)的过程,其消失也需要经过治疗的量变才能达到身体状态的质变(治愈)。古人治疗慢性疾患,在医案中常常见到三十剂而愈,五十剂而愈,甚至百于剂而愈的记载。表面看来,似乎迟缓颟顸,驽骀十驾,有逊千里。实际,非有卓识定见和刚毅的精神,是不能长期守方的。就治病来说,对久虚积损之证,药投三数剂,即冀有效也往往是不合逻辑的。
慢性病治疗的疗程单位
为何慢性病的治疗往往以月为疗程单位,且经常需要1-3个、甚至3-5个疗程呢?治疗慢性病究其根本到底是在治“什么”?关于慢性病的治疗,滇鹤堂的观点是:通过治人来治病。通过消除病根和提升身体机能、抗病力,来消除疾病症状并在整体上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下清方”就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从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运转、免疫机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出发,着眼于疾病的共性、规律,从疾病的根源因素入手,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用系统的方法,清淤堵为主,补益肝肾为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下清方”针对的是慢性病的病根——淤堵,以及整个身体机能的提升,而不是病根引发出来的各类症状,毕竟症状只是病根存在的一个表征,因有病根,才生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症状逐渐得到改善,也是因为病根被一点点解决了。就像只有解决了植物的土壤、光照、肥料等根本生存条件问题,才能培养出健康的植物。
慢性病治疗的误区与真相
偏方与科学治疗
真有治愈肾病的草药偏方吗?猜中了开头,却没想到……58岁的Aunty患2型糖尿病30年,并发慢性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她每天要吃:二甲双胍850mg,一天三次;白天吃一次拉西地平2mg;晚上要打胰岛素(诺和平),16iu;睡前还得吃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赖诺普利40mg。医生告诉Aunty这些药是用来降压、降尿蛋白、降血糖、保护心血管的,每天要按时按量吃。在药物的控制下,Aunty病情还算稳定,糖化血红蛋白7.2%,肾病控制在3b期(肾小球滤过率40ml/min/1.73m2)。可是,Aunty很难过,天天都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好烦,她真的不想一直当药罐子”。
直到几年前,她遇到一种号称能治愈慢性病的神奇草药。神奇草药的成分是什么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卖药的人告诉她吃了这个药以后就不用再吃那么多西药维持了,而且她几个熟悉的朋友也在吃。Aunty停掉了一部分医生给她开的西药,转而吃这种偏方。刚开始效果真的很不错,血糖确确实实降了不少。可是吃了2年后,Aunty发现自己不断发生低血糖,身上也越来越肿,去医院查虽然没有尿蛋白,但肾功能却在不断恶化。
在医生的追问下,她才承认自己吃了2年不明成分的草药。并且她答应让医生化验一下她吃的草药到底是什么成分!她吃的草药中含有大量的马兜铃酸,这是一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的物质。Aunty的悲剧告诉我们,盲目相信偏方,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中医与西医的融合
中医教授宋恩峰精选4个民间偏方,治疗慢性病很有效!宋恩峰教授从不轻易给患者开化验单。对于检查、化验这样的入院必修课”,宋恩峰教授有着自己的看法。宋恩峰教授每天平均要看100个病人,却很少给病人开化验单据,宋恩峰教授说:“通过望闻问切,八成患者可以不需要仪器检查。像头晕、胃功能问题仪器检查根本不能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而望闻问切四诊法就能发挥功效。多看一个人,可能就能多救一条命,我累点没事。”
宋恩峰教授在71岁独居老人朱义文家里为其诊治。乡医巧用鱼腥草抗癌。就是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中医教授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宋恩峰教授曾经治疗过一位肺癌骨转移患者李女士,使用了很多方法,却一直医治不好,李女士只得回家修养。李女士回家后,食用了当地中医的一剂中医药方,其中主要药物是鱼腥草”,病情成功好转。
慢性病治疗的挑战与希望
慢性病治疗的挑战在于,慢性病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前,慢性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病的主要手段,但药物治疗也有其局限性,如副作用、耐药性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性病的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例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新技术正在为慢性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慢性病的治疗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总之,慢性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偏方,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慢性病,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