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作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困扰着无数人。在医学治疗的同时,民间偏方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本文将揭秘一些食疗故事中的感冒克星,带您了解这些偏方的来源、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一、葱姜蒜治感冒
组成
蒜瓣25-30克,葱白25-30克,鲜生姜25-30克。
用法
- 分别洗净后放入一个合适的器皿里。
- 捣研成糨糊状(切成片,或块亦可,但效果稍差)。
- 加水250毫升煎煮,煎好后将成品分成3/5和2/5两份。
- 首次温服3/5,服后需注意保暖。
- 1小时左右即会满身大汗,两鼻畅通,全身舒爽。
- 时隔五六小时后再服2/5,两份为1剂。
- 儿童剂量减半,或减去2/3也可,婴幼儿最好别服。
- 此方一般无副作用,服后如有短暂的不适感,喝些醋或冷开水即可缓解。
原理
葱姜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二、神仙汤防治风寒感冒
组成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用法
- 先将糯米煮成粥。
- 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煮沸后再煮5分钟。
- 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
- 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
- 15分钟后便觉胃内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
- 每日早、晚各一次。
原理
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葱白、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三、加味葱鼓汤治风寒感冒
组成
豆鼓、紫苏叶、生姜各10克,葱白5枚。
用法
- 每日一剂,煎2遍,每日3次分服。
- 服后多饮热开水。
- 如无汗者,争取出汗为佳。
- 【加减】头痛肢楚较重者加白芷10克;鼻塞嚏多较甚者加辛夷10克,麻黄6克;咳嗽加杏仁10克,桔梗10克。
原理
豆鼓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中、安胎的功效;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四、冬青汁治感冒
组成
冬青叶少许。
用法
- 榨汁,每次引用3毫升。
- 日服3次。
原理
冬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
五、核桃、银花等治感冒鼻塞
组成
核桃10个,银花10克,生姜20克,冰糖30克。
用法
- 将核桃去壳取仁,与银花、生姜、冰糖一起加水煎熬。
- 熬至冰糖全部溶化为之,然后取药汁服用。
- 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1-2剂。
原理
核桃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功效;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感冒鼻塞。
六、葱白、生姜治感冒初起
配方
葱白(连须),生姜片20克。
用法
- 水一碗剪开,加少量红糖。
- 趁热一口气服下(葱、姜不需服下)。
原理
葱白、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
总结
食疗偏方在感冒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感冒类型选择合适的偏方。在使用偏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 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 偏方并非万能,若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