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作为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困扰着许多人。在西医治疗之外,民间流传着许多土方偏方,这些偏方不仅承载着传统智慧,还蕴含着许多神奇的故事。以下是一些民间感冒偏方的揭秘,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孔祝三的感冒效方
孔祝三,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行医8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他的感冒效方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显著的疗效。
组成:苍耳子9g,菊花9g,荆芥9g,板蓝根9g,桔梗9g,黄芩9g,生地黄12g,金银花15g,白芷9g,苇根15g,甘草3g。
加减:兼口渴加天花粉;咽痛加玄参、山豆根、射干、牛蒡子;咳嗽加杏仁、浙贝母、桑皮;纳呆加橘红。
主治:适用于以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风、全身症状轻微为特征的普通感冒。
用法:上药共入砂锅内,倒入凉水(以没过药为度),浸泡1小时后,急火煎煮10分钟滤出药汁,趁热饭后内服。服药后身有微微汗出,禁外出。
二、葱白带根须、生姜片
葱白带根须、生姜片是民间常用的感冒偏方,具有很好的发汗解表作用。
方法:葱白带根须、生姜片每样半两,加一碗水煎开,放适量红糖趁热服下汤,并马上睡觉,多盖被子,出汗即愈。
三、金银花薄荷茶
金银花薄荷茶具有疏风散热、止咳化痰的作用,适合治疗风热感冒。
食材:金银花、薄荷、枇杷叶、连翘。
方法:首先把连翘和枇杷叶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滤汁,然后加入薄荷和金银花煮沸10分钟食用。
四、葱姜豆豉粥
葱姜豆豉粥适合受寒引起的感冒患者,具有解表散寒、温中化痰的作用。
食材:生姜、葱、豆豉、大米。
做法:把生姜和大米洗净放进砂锅里面加水煮粥,米汤粘稠就可以加入葱和豆豉,煮沸10分钟左右就可以食用。
五、可乐煮姜
可乐煮姜对防治流感有良好效果,具有祛寒暖身、发汗祛寒的作用。
方法:鲜姜先放入水中洗净,然后去皮切碎,在锅内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注意用铝锅煮开,稍凉后就可以趁热喝下。
六、萝卜饮
萝卜饮具有清热祛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暑湿型感冒。
食材:白萝卜、梨子、冰糖。
做法:每次用白萝卜二两、梨子二两,一起切碎,加一碗水煮熟,放适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连用3天止咳化痰。
七、丝瓜藤
丝瓜藤具有疏散风寒的作用,对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之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用法:取冬天霜打后的丝瓜藤一两、川贝一钱,煎成两碗汤,分早晚两次热喝,连用15~20天,可根治。
八、总结
民间土方偏方在感冒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偏方的同时,最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有必要,请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