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眩晕,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常常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现代医学中,眩晕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耳疾病、神经系统问题、心血管疾病等。然而,在民间,人们相信许多偏方具有缓解或治愈眩晕的神奇效果。本文将带您走进几个治疗眩晕的民间偏方故事,揭示它们背后的神奇力量。
案例一:镇眩汤治疗眩晕症
方剂:川芎、白芍各10-16克,当归、生地、桂枝各10-12克,白茯芩12-18克,白术、甘草各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60克。
制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200-300毫升,早晚各服1次,15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眩晕症有良效。
验证:严女士,61岁,干部,病案号117667,1988年7月14日入院。主诉阵发性头晕2月余,加重10天。西医诊为高血压病。患者1988年4月下旬始出现阵发性头晕,未作诊治。症状每于休息不好,情绪波动而加重,近10天头晕明显,伴汗出少寐、胸闷心慌、例稀溺清。查血压18.7⁄13.3千帕斯卡,形体肥胖,面色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部摄片示:左心稍丰满,心电图检查:左室高电压。投镇眩汤加丹参30克,钩藤20克,麦冬、菊花各15克,泽泻12克。连服10剂,头晕、易怒、少寐症状减轻,血压18.7⁄12.0千帕斯卡,继服原方15剂,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带药7剂出院。
案例二:柳枝粉治眩晕症
方剂:柳树枝。
制用法:取柳树枝晒干研末备用(最好在清明前后数日采取,阴干,存过冬)。用时,根据辨证选一、二味中药煎汁冲服10克柳树枝粉;若辨为火证,取夏枯草15克;风证,取钩藤30克;痰证,取制半夏12克;痕证,取丹参15克;气虚取太子参30克;血虚取当归12克;阴虚取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
食疗偏方:葛根粳米粥
原料: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1剂,可以常食。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眩晕。
结语
民间偏方在治疗眩晕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非所有偏方都适合所有人。在尝试使用偏方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对预防和缓解眩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