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在西医治疗之外,民间流传着许多治疗感冒的偏方,这些偏方往往源于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揭秘一些民间偏方,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民间偏方一览
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冷水浴面: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盐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鼻子插葱: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
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其它菜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洗鼻法:用盐水冲洗鼻腔,将鼻腔中的病毒洗出,防止病毒在鼻腔中大量繁殖并不断侵入人体。
喝鸡汤: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
多食萝卜: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
糖姜茶合饮: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少吃食盐:少吃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
姜汤:将一小块姜切片,加入热水中煮开,待汤水变为淡黄色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每天饮用一到两杯。
雪梨膏:将新鲜的雪梨剥皮去核,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加入冰糖煮至浓稠,待凉后食用。
葱姜茶:将数片生姜和一根葱切碎,放入杯中,加入开水冲泡,加蜂蜜调味后饮用。
多喝温水:喝温水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增强免疫力。
补充维生素C: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预防感冒。
充足睡眠:每晚保持7-8小时的优质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煮可乐:由于可乐的香料配方中含有一些药用植物的精华,所以煮可乐对感冒也有一定的疗效。
紫苏粥:鲜紫苏叶15g洗净,搓揉后切丝,姜一小段也切丝;白米一杯加水煮粥,煮粥前先用姜丝拌匀,最后放紫苏叶,盖盖焖片刻即可食用。
局部鼻腔治疗:简单蒸气雾化、鼻腔插葱疗法。
维他命金橘茶: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柑橘果皮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作用。
葱姜切碎后加食盐捣成糊状,用布包住,涂擦前胸后背、手足心和肘窝。
淫羊藿、巴戟、黄精、五味子、黄芪、党参、白术、柴胡、防风、紫河车、陈皮、炙甘草等中药材煮散服用。
偏方疗效分析
以上民间偏方中,部分偏方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如按摩鼻沟、冷水浴面、热水泡脚、盐水漱口、鼻子插葱、生吃大葱等,这些方法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效果。
而喝鸡汤、多食萝卜、糖姜茶合饮、少吃食盐、姜汤、雪梨膏、葱姜茶、多喝温水、补充维生素C、充足睡眠等偏方,则主要通过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缓解症状等方式来治疗感冒。
然而,也有一些偏方缺乏科学依据,如煮可乐、紫苏粥、局部鼻腔治疗、维他命金橘茶、葱姜切碎后加食盐捣成糊状、淫羊藿、巴戟、黄精、五味子、黄芪、党参、白术、柴胡、防风、紫河车、陈皮、炙甘草等中药材煮散服用等,这些偏方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过敏、中毒等。
总结
民间偏方在治疗感冒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在使用偏方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外,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