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治愈失眠的偏方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富有传奇色彩,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理知识。本文将揭秘这些神秘的秘方,帮助那些饱受失眠困扰的人们找到一线希望。
一、大枣葱白汤治失眠
方剂
大枣15个,葱白8根,白糖5克。
制用法
用水两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顿服。
功效
补气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证
肖某,男,43岁,长期失眠,在医学杂志上发现此方,后用之失眠症治愈。
备注
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多泡些时间,水凉再加热水,随烫随饮大枣葱白汤,疗效更佳。用法改用冲鸡蛋汤热饮,亦有功效。
二、蝗虫粉补虚治失眠
方剂
蝗虫。
制用法
蝗虫去足、翅,焙燥研粉。每日服10克,分2或3次饭后服。
功效
用治神经衰弱、肺结核、咳喘等。
验证
《老年报》介绍,效果理想。
三、食醋镇静安神治失眠
方剂
醋(陈醋或香醋)。
制用法
用10毫升食醋,调在一杯温开水中喝下。每日睡前1小时饮用。
功效
食醋能诱发机体产生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验证
读者反映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四、大葱治失眠
方剂
大葱(取白)150克。
制用法
将大葱白切碎放在小盘内,临睡前把小盘摆在枕头边,便可安然人梦。
功效
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证
据《老年报》介绍,读者多次反映效果满意。
五、半夏苡仁治失眠
方剂
法半夏、苡仁各60克。
加减
心脾亏虚加党参,心阴不足加麦冬,痰热扰心加黄连,胃中不和加神曲。
制用法
浓煎,临睡服下。
验证
采用《新中医》1983年第11期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的方法,近半年来治疗25例失眠患者(其中心脾亏虚13例、心阴不足6例、痰热扰心3例、胃中不和3例),最短3天,最长1年余;服药少则1剂病程,多则5剂。显效18例,好转7例。
六、其他偏方
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
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5克,茯神15克,黄连6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
当归12克,柴胡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连5克,法半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
酸枣仁:炒酸枣仁碾碎后直接冲服,有安神、治疗失眠的作用。
桂圆:温养补肾,对肾虚引起的失眠治疗效果非常好。
枸杞子:安神助眠,滋阴补肾,治疗失眠效果显著。
七、注意事项
以上偏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请遵医嘱。
在使用偏方的同时,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若失眠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部分偏方可能存在副作用,使用前请务必了解清楚。
总之,民间流传的偏方故事中,治愈失眠的神秘秘方确实存在。但请记住,在使用偏方的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谨慎选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