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传统中医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痛风的偏方和经验。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老偏方,帮助痛风患者找到治愈的希望。
痛风的成因与症状
成因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水平过高,进而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的一种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诱因,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症状
痛风的主要症状是急性关节炎发作,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烈疼痛,尤以夜间更为明显。常见的发作部位包括足的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
传统中医治疗痛风的老偏方
1. 外敷疗法
配方:蒲公英500g,土鳖虫200g,苏木100g,大黄220g,泽泻、当归、刘寄奴各250g,蒲黄、三七、没药各200g,老鹳草各300g,五灵脂650g。
制用法:将上药烘干研末,过80目筛,装瓶备用。以梅花针重叩患处出血,行拔罐使出血5~20ml,约10分钟后取罐。取消淤散适量,用蜂蜜、陈醋调糊,敷患处,纱布包扎固定,并适时以陈醋湿润敷药,隔日治疗1次。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2. 内服疗法
风之消方:
- 黑蚁20克,黄芪15克,冬虫夏草10克,灵芝30克,文火水煎半小时,每日三次,一个月一半患者即可痊愈,严重者需一个半月。
痛风灵汤:
- 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萆薢12g,忍冬藤15g,山慈菇3g,延胡索9g,车前子12g,灯心草3g,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清痹凉血汤:
- 鸡角段(大青根)20g,臭牡丹20g,生地黄15g,玄参15g,黄柏10g,牡丹皮10g,知母10g,萆薢15g,桑枝15g,忍冬藤15g,土茯苓15g。上方水煎服,水煎成400ml,1日1剂,分2次服。
清利化瘀汤:
- 防己12g,忍冬藤12g,薏苡仁20g,苍术12g,黄柏9g,怀牛膝9g,葛根12g,细辛3g,土茯苓9g,白术12g,当归9g,丹参9g,威灵仙12g,陈皮6g。水煎服,1日1剂。
益气渗湿汤:
- 黄芪30g,白术12g,苍术12g,防己12g,桑枝9g,忍冬藤9g,木瓜12g,牛膝12g,牡丹皮9g,秦艽9g,知母9g,红花6g,全蝎6g。水煎服,1日1剂。
化湿止痛散:
- 雷公藤20g,络石藤50g,土茯苓50g,大黄30g,栀子30g,威灵仙50g,萆薢50g,汉防己50g,赤芍30g,地龙30g,乳香15g,没药15g,延胡索30g。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使用时取上药末适量,陈醋调成半糊状,外敷关节肿胀处,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日1次,每次3~5小时。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痛风与饮食密切相关。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总结
痛风患者可以尝试使用这些传统中医治疗痛风的老偏方。但在使用过程中,请务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对控制痛风发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