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不少困扰。在传统医学中,有许多流传下来的偏方被用来治疗小儿腹泻。本文将通过几个神奇的故事,揭秘这些老偏方的治疗原理和用法。
故事一:白胡椒官桂丁香生姜方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孩子因为腹泻不止,家人非常担心。一位老中医听说后,给出了一个偏方:白胡椒5个、官桂10克、丁香10克、生姜10克。将这些药材共研细粉末,加凡士林调匀和为泥,每次用2克,敷在肚脐中固定。2日换药1次,2~3次见效。据说这个偏方效果显著,很多孩子因此而痊愈。
治疗原理
白胡椒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止泻的功效;官桂有温中散寒、止痛止泻的作用;丁香具有温中散寒、止呕止泻的功效;生姜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泻的作用。这些药材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小儿腹泻的症状。
故事二:炒砂仁炒山药鸡内金方
还有一个偏方是炒砂仁、炒山药、鸡内金各等份。将这些药材研为细粉末,每包0.6克,1岁之内每包分2次服,满周岁每次服1包,用白萝卜汁10毫升加开水送服。这个偏方适用于因单纯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以改善孩子的消化功能。
治疗原理
炒砂仁具有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功效;炒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止泻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化积、止泻的功效。这些药材共同作用,可以改善孩子的消化不良,缓解腹泻症状。
故事三:葛根黄芩泽泻猪苓方
还有一个偏方是葛根、黄芩、泽泻、猪苓、乌梅、藿香、茯苓、厚朴、苍术、炮姜、炒山药、茯苓、山楂等药材。将这些药材水煎,分2~4次均服。这个偏方适用于因暑热或胃肠积热所致的腹泻,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
治疗原理
葛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泻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泻热止泻的功效;猪苓具有利水渗湿、泻热止泻的功效;乌梅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泻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湿、止泻的功效;厚朴具有燥湿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苍术具有燥湿散寒、止泻的功效;炮姜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泻的功效;炒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止泻的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止泻的功效。
总结
老偏方虽然流传已久,但在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同时,家长还需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孩子再次受到腹泻的困扰。